近来,“中年失业”成为了一个社会热词。
我们从不同的社会新闻里获知相关的事实,发现失业人群从高管到基层,几乎每个群体都不能幸免。而那些失业的人,有的怅然,有的焦虑,甚至有人因不堪背负压力而选择放弃生命。
而反观失业者,一部分人甚至处于曾经的行业龙头企业,拥有让人艳羡的薪资水平,也拥有传统意义上人们眼中的“成功”。
可是为什么他们一瞬间就“失业”了呢?
说句残酷的话,当你能够创造的价值小于公司以同样薪酬水平所能获取的人力资源创造的价值的时候,你就失业了。
或者更简单一点,和更年轻的人比较,你失去了竞争力。
也许大部分18~22岁的年轻人看到这样的新闻只会发出一声叹息,因为他们还处在快乐的大学时光中,还从未感受过职场的压力。但也有人会问:“我们应该在20岁的时候学什么?才能避免将来走上这条路?”
这个问题,说起来是教育前瞻性的问题。
但是解决起来却没那么容易。
今天40岁的中年人,读大学是在20年前。20年前,你能知道互联网行业这么发达吗?20年前,能知道金融业大家都挤破头的想进吗?20年前产品经理是个什么职位?20年前的高校都有哪些专业,又都教给大家什么?
我们甚至可以断言,仅就知识本身来说,无论20岁学什么,都不能保证你在40岁不失业。
因为如今的社会,实在变化的太快了。
我们的祖父母一辈的中专生学的知识,可以在他们那个年代的社会需求下成为社会栋梁;
我们的父母一辈大学所学的知识,基本上也可以能够让他们找到好工作,并可以工作到安稳退休;
我们早些年的学长学姐们所学到的东西,也能支持他们考公务员、进公司、创业……但是以后呢?恐怕是存疑的了。
所以,我们不得不关注知识本身的成长性,当时代变化,社会需求变化时,我们的知识体系也必须随之更新。我们的大学阶段要学到的东西,则更应该是一个“满足所在学科、专业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获取满足未来社会所需求知识的能力”的复合体。
但是,当我们把上述要求作为教育目标来分析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也很难。
因为这不是把一本教材讲到位能解决的事,也不是考试成绩高几分能解决的事。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如今,我们还面临着摇橹操桨的渔夫是否能对现代化捕鱼船保持想象力的问题。
在时代的变革浪潮面前,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可能成为明日黄花,在风口起飞的猪会随着风向改变而摔落在地,而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登录入口想做的事,是希望把自己的学生们都培养成迎风搏浪的鹰。
11月2日,我们发了一篇推送《认真提问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登录入口小伙伴:你觉得你的学业紧张吗?》,发出了第一波信号。
由于这项工作的开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奋斗,所以我们想更进一步的对这项工作进行一些具体的解释:
课程“三度”建设的目的是什么呢?
从内化的角度来看:
课程“三度”建设想要实现的目的,是树立起同学们的学业自信。
自信用在今天的课程质量建设上,起步的目标和标准就是:比所有民办同行、比海南多数同行(同专业学生)“学得早一些”、“学得充分饱满一些”、“专业方法学得更多更新一些”、“学得更能用一些”。
这是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规律的。
当一个人比同辈人早知道一些知识,他就有知识获得的先后顺序上的自信;
比别人早获得新方法解决问题,就获得自己更能干的自信。
这部分知识和能力就成为一个人与同辈群体竞争时的比较优势。
因此,找到那个必要的“早”知识、方法、能力,是教育促进学业自信的关键。
而当学生体会到学业自信之后,课堂会把这种积极的反馈带给老师,形成良性的互动和循环。
从外化的角度来看:
课程“三度”建设是和学校其他建设一起,共同将同学们培养成一个在毕业时能够顺畅的对接社会需求,同时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具备良好的认知、分析、理解和学习能力,能够进一步完成自我知识体系的更新,始终满足行业需要的人。
课程“三度”的难点又在哪儿?
同学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本科学业时间里、在更加有限的专业核心课程里究竟如何围绕“早”来开展教学?
“早”就是“新”――“新观念、新观点、新内容、新方法、新技术”。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本科教育经历了几次教学质量改革,最早和最具有影响力的是“厚”,即“厚基础”,然后为了解决与厚相对的新领域新技术层出不穷,提出“宽口径”以加强本科教育的适应性。
但是社会变化的太快了,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变化的太快了。
如果没有把有关“早”的问题解决好,教育前瞻性不够,那么学生学到的和他未来在工作岗位上所要用的,就会脱节。
因此,课程三度建设的难点是如何真正通过制度调动教师、测量教师的课程两度,从而促成学生的课程三度。教师的“两度”中包括如何建设指标制度、评价制度,也包括发现、树立课程典型和教风制度。
这里要解答一些问题:
问题一:
问题二:
哪些是真正的专业核心课程?担纲核心课程的教师应该什么样?课程教学的饱和度、知识深度和学习紧张度的“三度”的具体设计指标和评价标准是什么?担纲核心专业课程教学的主讲教师又如何与担纲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所必要的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登录入口人才队伍培养形成合力?
问题三:
课程“三度”是必要的加法,如何同时做减法?
如何更大范围理解课程“三度”建设?
课程“三度”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工程,而是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登录入口基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同学们对于成长的需求做出的双重反馈。
提高课程质量不能被简单理解和粗放对待。
提高课程质量有因为社会发展速度带来的强烈紧迫性,也有基于同学们的学习习惯、学习观念、学习方式的适应度带来的复杂性,我们需要比较国内外大学的经验,从系统性上进行周密的设计,从观念到管理进行逐步的更新。
在过去的几年里,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登录入口已经根据课程目标、理论和实践同步设计了课程地图,这一设计是系统、整体的课程构建的理念和思路。
课程地图一方面明确了就业方向的课程内容和技术标准,另一方面,课程地图对于专业一般能力、核心能力和岗位能力进行了统筹,这一统筹已经在就业需要的基础上做出了一定的延申。在课程地图的基础上,又根据华盛顿协议的要求进行了国际化标准的构建。
课程质量是同专业同标准,就业好找工作只是一方面,就业后的“后劲”是另外一方面:应该包含毕业生更多想象力、见识、视野、思考能力、研究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等。一句话,经过系统专业(学术)训练的人才可能具有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课程“三度”建设就比课程地图的建设内容更加丰富,意义也更深远。
而课程“三度”建设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指向,依然是同学们的五种素养的形成:即价值观、思维方式、专业方法、专业技术与职业能力。
后记:
课程“三度”是在原有课程建设基础上的丰富和深化,是对管理者、教师的更高要求,是对同学们的更高挑战。同学们无需太过紧张,但希望大家努力适应。
当社会的变革日新月异时,我们只有积极向前,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所有的努力,其实,都只有一个目标:
帮助你更好、更稳、更具潜力的――
走上社会。
最后,
课程“三度” Little tips:
1、课程“三度”建设具有明显的过程导向,在同一课程评价标准和毕业标准的基础上致力于促进学习方法的多样化和自主学习的个性化。
2、课程“三度”建设不是把一本教材教到考试高分,而是让同学们学会通过多教材、多资料的有效遴选,从而解决学业问题。
3、课程“三度”建设不是“学霸团团转““学渣靠边站”的少数人游戏,而是让“每个人都从不同路径成为学霸”的过程。
4、我们已毕业的学长学姐身上,有很多和课程”三度“建设内涵相符合的成长经历,这种自加压力,自我成长的过程,也会成为学弟学妹们的动力,欢迎投稿讲述你们的经历!
△美编:汤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