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戴学锋教授和张凌云教授在白鹭苑酒店东湖厅开讲。
他们是谁?
戴学锋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河南大学兼职教授、广西财经学院客座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委员会委员、国家5A级景区评定专家、福建省等地旅游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
1988年开始从事旅游工作,曾在北京旅游局工作10年,首都旅游集团工作5年,2003年起在中国社科院工作,从业经历横跨旅游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和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登录入口三个领域。在《旅游学刊》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几十篇,曾主持几十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先后主持澳门旅游规划、长株潭“3+5”城市群旅游规划、中国旅游业“十三五”公共服务规划,以及国内几十个地区和景区旅游规划的编制。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特聘专家。
张凌云教授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2012年,任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
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旅游学会常务理事、《旅游学刊》特约学术委员、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5A景区验收组特邀专家。
本节演讲旨在通过惯常生活环境与旅游环境的不同之处,探究旅游活动带给现代人的新发现。
讲座开始,对于“什么是旅游”张凌云教授表示,旅游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和人文现象,也是旅游学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
与研究诸如语言交际、宗教信仰、军事冲突等人文现象分别产生语言学、宗教学、军事学等一样,旅游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渗透性、交叉性和开放性。在现代化进程中,原有的自然环境、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在退出惯常环境的同时,渐渐进入了构建的怀旧和记忆空间,也指非惯常环境,由此变得稀缺,成为一种独特的资源价值形态,并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实现其价值。
接着,教授列举了八个案例,案例中,各种在惯常环境中价值较小甚至不存在价值的产品,例如“奥斯卡金像假奖”、“油菜花”、“柏林墙建筑垃圾”等却能作为旅游商品广受大众追捧。
针对此类现象,张凌云教授指出,在旅游的场景下,人们对于资源的认知、偏好、评价和估值与日常生活情形下是不同的,在日常生活中被认为落后淘汰的生产力、生产工具和生活方式都有可能成为有吸引力的产品和因素。旅游消费不只是产品或实物的消费,体验性消费和场景性消费也占据重要位置。
戴教授从国家改革发展历程谈起,明确旅游业为破冰产业,亟待创新发展,举基层改革代表安徽小岗村为例,表明所有的改革均是从打破常规开始,鼓励突破标准,创智创新。随后,为大家详细解释“全域旅游”的概念。而目前全域旅游仍处于发展阶段,需要代表性鲜明的示范区域起领头作用,他以赤水县厕所革命为范,讲述其突破不合理规章制度的事例,并以此倡导诸位将毛主席的“五不怕”精神融入改革创新。
戴教授还介绍了当下改革内部从业人员缺乏创新意识的情况,以习总书记三个“有利于”为引,鼓励各级人员秉承担当精神,敢于向顽章固疾开刀,将改革开放真正落到实处。并呼吁台下教师以及学子对改革开放需充满信心,提供新生力量。
主讲人:保继刚教授
博士,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曾任中山大学校长助理、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中山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现任旅游学院院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地理学组成员、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时间:11月24日 15:00-17:00
地点:书山馆中报告厅
“这样的学术性讲座会不会很严肃、完全听不懂?”
听过前两场讲座的同学说:
@南二的小蘑儿菇
我是国际旅游管理专业一名大二的学生,虽然在本专业已经学习一年了,但是要日常听讲、背书、完成作业,一直站在学科角度看它,并不觉得有趣。听这次讲座之前我也觉得,教授嘛,讲授的内容应该会很严肃,我只能尽力吸收,没想到听戴学锋教授讲授的时候,居然觉得挺好玩的,而且教授说话也很幽默。
@可可杨
我不是旅游相关专业的学生,只是单纯对旅游专业感兴趣。
之前想报考旅游专业的时候对它的了解很片面,只是单纯觉得旅游应该比较符合我不羁爱自由的性格。现在开学也有一段时间了,经常跑来蹭课才知道跟我想得不那么一样。这次讲座让我对旅游这个学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好评!
“听一场高规格的讲座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人间很值得”、“通体舒畅”、“茅塞顿开”…?
相信明天你就会有答案。
△来源:旅酒学院
△文案:刘天悦
△美编:付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