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网站

寒假第一天,我们有笔账要好好算一算。

发布时间:2019-01-24浏览次数:1文章来源: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微信图片_20180519151949.jpg



陆陆续续的,朋友圈的秀机票、秀美食、秀风景大赛已经拉开了帷幕,平时身边的同学舍友,一下子又回到了五湖四海,开始了他们的“寒假大业”。这难得的假期你准备怎么安排?


准备约一约小伙伴逛吃逛吃?还是要唱个K,蹦个D,走个亲戚,打个牌,陪弟弟妹妹疯玩几场,晃晃悠悠,闲闲散散的一回过神就到开学?


还是……利用这难得的20多天,好好的合理规划一下?


//////////



20多天不是很长,但是也绝对不短。每天背200个单词可以考过4级。每天读几小时书,够你初步的了解一个学科。学习一门新技术,或者一个新软件,也足以从小白到上手。创作一个新作品,也有大块的时间让你去实践。


小学生圈子早就流行一句话“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学霸过长假”。假期,对于大部分人的休憩时段,却正是对自己有要求的人“弯道超车”的大好时间。当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们都在忙于假期学习的时候,大学生们如果把假期定义为“玩”的黄金时段,未免有些掉以轻心。


毕竟,我们每个人身后,都拖着长长一条“待完成事项清单”。


要认真完成学业,分数、绩点达标;

要拥有一些“行走江湖必备技能”的证明:计算机证书、英语四六级、托福、雅思…

要考下在就业市场地位很高的职业证书:教师资格证、一级建筑师、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中国精算师、CFA、ACCA…一个比一个难;

还要准备考研、考虑出国留学、准备就业……


这样一看,你怎么过寒假?



 @浪子回头 

不瞒你说,之前在这里看到一个去北京参加外研社全国总决赛的小姐姐的报道,我真的按她说的方法做了,而且是完全复刻:文章怎么写,我就怎么做。可能这样的方法对于很多人而言有点傻,可能有人会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但我觉得像我这样的,到大学还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还是复制一个再调整吧。

两个多月了,效果不说显著吧,起码还算不错。


之前我的假期可以说是比较浑浑噩噩了,这次假期我肯定还是延续前两个月的习惯好好学习英语,目标是让英语成为一种能力,因为越学越觉得英语很重要。


把我的假期目标放在这里,一个是感谢那位小姐姐,另一个就是给自己一个警醒,让自己知道还有很多不足,还需要努力,还需要提升。大家都醒醒,浪子回头金不换啊。



 @过儿 

大二上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进行了霍兰德、MBIT这样专业的职业测评,之前犹豫了几个毕业后的发展方向,测过之后终于决定对几个方向的其中之一――教师死心塌地了,刚好也是我最喜欢的。


感觉这一年准备得还不错,前些天报考了职业教师资格证,希望能一次过吧。


在什么阶段就该做什么事,前方应该有一个一个不断要追寻的目标。现在浪费的时间,迟早都得哭着补回来。



 @野兔子 

大一寒假学会了尤克里里,大一暑假学会了吉他。


在学校有时候会觉得在新学一门乐器的过程中一定会影响到别人,毕竟大家都会觉得在技术不成熟之前每一个小声响都是震耳欲聋的噪音。所以每次放假都新学点手艺,等开学突然一下拿出来展(shua)示(shuai)一下。


其实对于一个从小学音乐的人来说,用一个假期学一件乐器不是一件难事,因为它们都是互通的,尤其是西洋乐器。所以今年这个大二寒假就把目标放在萨克斯上了,认识我的同学们,开学等我整一段哈。



 @鑫 

我和大家不太一样,我喜欢钱,所以当然就想挣点钱。


我不是财经专业,但因为喜欢这个,所以大三开始,从《小狗钱钱》《穷爸爸富爸爸》《巴菲特的护城河》看到《穷人缺什么》《财务自由》《思考致富》,都不是鸡汤,包含了很多学术理论知识。


现在大四了,感觉应该可以到实践阶段。假期在完善毕业论文之外,准备用之前攒的钱买个基金、炒个股票啥的。之前可能因为保守谨慎…没用过花呗、白条、信用卡,我这思想是不是得开化点了?


我喜欢钱,但钱不喜欢我?那可由不得它。



 @设计狮 

在课堂上学了理论,那在课堂外肯定就该实践了呗。在实践之外也不能限于专业课本,可以尝试不一样的领域,反正没人限制,而且技多不压身。


我今年大三,Adobe家族里Ps、Ai、Ae、Pr、Au是学设计的小伙伴们都会的,那我就开拓一下Dw、Id、Lr、Xd、Ch、Br、An、Ic、Pl…一个假期攻一个,整个大学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我平时在班里的画画水平比较一般,所以曲线救国一下,有些技能现在看起来无关痛痒,万一我以后就是那个整条街唯一一个会Adobe的打印店老板了呢,它们不就是我生存的基石了吗~



 @我是猫 

作为一名新媒体专业的新媒体工作者,对我而言既是专业要求又是兴趣爱好的事就是读书了,第二个是演讲。


所以这次假期虽然是我的第一个假期,但已经安排得很充实了:在例行的每月书单之外,还要培养自己的口才和勇气,再剩下的时间就投入到让自己快乐的活动里,做点高中时候“想做却不敢做”的事。


我的手机里已经下好了万门大学、沪江网校、多领国、朗易思听、网易云课堂、可汗学院、edX、我要自学网…之后发现好的APP再来给大家测评!



 @棉花堡 

我…我准备跳出舒适圈hhhhh。


这个假期还是会像之前一样找一个喜欢的地方旅个游。趁假期多出去走走,体会不同的风俗人情、感受不一样的文化氛围。


在异乡,你会发现很多自己闻所未闻但当地人习以为常的小事,也会发现很多自己生活习惯原来是他们的禁忌习俗。旅行让我在陌生环境中面对陌生、融入陌生、爱上陌生。未来对于你我而言也是陌生,或许你会像我一样,旅行开始期待未来。


人生苦短,旅行玩玩。




在准备这篇推送时,我们真的遇到了很大的矛盾。

和暑假不同,寒假由于有春节的存在,这个假期似乎就给我们赋予了非常多属于民俗的、亲情的、社交的意义。

我们在采访中,也确实遇到了告诉我们“20天还不够把亲戚家走一遍”的同学和“已经和高中同学从回家那一天开始安排到了再次上飞机”的同学。


我们一边思考一边找答案。


//////////


为了扩大采访面积,我们又通过自己的朋友圈询问了一些国内外其他高校的同学们看法和做法。

一位牛津大学的同学说:“我平时拼命学习确实是为了假期有时间稍微玩一玩。”但是,“真正浪费时间的玩确实非常少,很多同学会去完成志愿工作,或者去实习,或者参加学术会议,或者准备论文,也有科考或者旅行之类的。其实是你的学业成绩越棒,你的假期越是能够过的精彩。否则就应该老老实实的把该做的事情做好。”


另外一位麦吉尔大学的同学则用了整个寒假在打工。他告诉我,自从上大学,他就没有再问家里要过一分钱。所以他需要用5年时间来完成别人4年完成的学分,他必须兼顾学习和工作,在长时间的工作压力下,这名“半工半读”的学生依然是一名全A生。因为他认为辛苦赚来的学费,应该让其价值在成绩单上得到最大的体现。


国内一所“双一流”高校的一个同学,每个假期的都要去一个互联网公司实习,暑假腾讯、寒假头条,感受从早上9点上班,晚上12点下班,凌晨两点和leader讨论产品的感觉,几乎是透支身体和健康的分秒必争。


还有利用假期跑调研查资料风霜雨雪里泡着的,一天10小时翻译书稿准备开了年交给出版社的,接了墙绘任务估计要画到大年三十才能回家的,也有早早回家陪伴父母照顾祖辈的……人间百态,故事很多。


结合前面我们采访本校同学时所得出的故事,最后在百态人生和千般计划中得到了一个值得思考的价值共同点:无论你打算做什么,都要算一笔账,看看值不值得。


这笔帐里最精贵的筹码,是时间


尤其是年轻的、尚未承担过多责任,还有余地周转腾挪的时间。


//////////


这是不分国籍、不论学校、不问性别、不讲条件的我们都具有的一点点资本。我们可以用它去换成绩、换证书、换技能、换学费、换工作经验,也可以用它去换走亲访友呼朋引伴的快乐,换恋人的笑脸和温存,还能换推杯换盏和几场宿醉,换游戏头衔和剧情三五篇……


话说到这里,似乎意思就已经很明白了。


我们的寒假要怎么过并没有标准答案,甚至任何一种过法也都无权批判对错。我们不想在这篇推送里说教,只是想把我们了解到的情况都摊开给大家看。


//////////



最后,我们所想要说的,是希望每个人,都能精打细算自己的时间


我付出什么,换回什么,是否值得。


这笔帐,值得你在寒假第一天好好算一算。



图源:新媒体中心图库

文案:刘天悦、韩艺韵

美编:汤   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