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网站

张光:建设一个“在做学问,爱做学问”的大学校园

发布时间:2019-08-06浏览次数:0文章来源: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老师的办公室里都是书。

“我们院长啊?学术范儿。

“他衣服穿的很朴素,人很睿智,又很低调。

“他是写作中心的首席专家。

“他用统计学的方法给我们指导考研英语。

“去过很多国家,在很多大学学习、工作过。

“他是国内有影响力的政治学和财政学家。

“朋友圈里的转发都是跟教育相关的内容。



学生、下属、同事……来自不同人群的只言片语,拼凑出了对这位教授的模糊印象。而一份详细的履历,更可以让我们对他了解更多。


他是财经学院的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光教授。



微信图片_20190823142801.jpg


张光,男,1956年8月出生,为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登录入口财经学院院长。在2016年加盟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登录入口之前,曾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学院、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光教授在美国肯特州立大学取得博士学位(2002,政治学),曾以访问教授、兼职教授或研究员身份任职于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国际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山大学。他的论文见于Public Money and Management, Asian Survey, Austri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等重要杂志,出版多部学术著作。

带着一份好奇与崇拜,我们利用暑假时间,约到了张光教授,聊一聊有关教育的话题。


办好大学,需要全员动员


每个人,对于好大学都有一份自己的判断,每个大学教职工,也都必然存在着对大学建设的理想。对于这个问题,张光教授说:


“我认为,师资队伍的强与弱,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的水平。”


“但是,如何看待师资队伍和办学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人们去思考的问题。”


“在我国的大学发展史上,国家通过项目制度赋予了很多大学大量的资源。我们熟知的“985”,“211”,”双一流”就是这样,国家通过项目的方式,给予了这些高校特别多的关注。”


“但我个人认为,项目制,可能并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


“第一,项目制不能有效动员全校的每一位老师。虽然目前各种各样的项目很多,但是对任何一所大学来说也不可能做到全员覆盖。那么绝大部分资源就很可能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而办好大学,是需要全员动员的。只有全员动员,让每个老师都能有资源、有动力,老师爱惜这份职业,也骄傲于这份职业,才能办好大学。”


每个老师,都不能停下科研脚步


高校教师需要做科研,也是高校人的普遍共识,但张光教授在这一点上所阐述的理由格外让人动容。


张光教授说:“好大学要有好的文化。科研习惯也是一种文化。我的看法,大学老师是要做研究的。因为我们教授的对象是成年人。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一个经过高中教育的人,其实已经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基础劳动者了,那么他进入大学做什么呢?作为老师又要教他什么呢?答案是他在大学里,得学会创造性的思维,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当一面的能力。既然学生有这样的要求,那么我们作为老师,就要做科研,因为科研的本质是琢磨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做科研,你的创新思维就会退化。” 


张光教授还认为:“不努力的老师也不会对学生提太高的要求。教师队伍的士气,身为院长有责任调动,学校也要想更多办法来激励,要让老师知道自己的本分要做到什么程度。”


每个老师,都有教学生学术写作的责任


微信图片_20190823142807.jpg

张光教授在写作中心讲座


承接上一话题,张光教授表示:“从学生角度来说,如果你进入了大学,那么你就拒绝了基础劳动者的身份。那么作为更高一级的劳动者,就需要具有表达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外在表现形式,则会要求我们拥有文字能力。因为当今社会,所有的正式表达都是书面的。无论我们是去谈一个项目,还是有了创新的思维,要让别人接受我们的观点,最终都需要通过书面的形式来表达。尤其是学术领域,要做科研就必须要写作,科研成果要被学术界所接受,那就得有论文。所以,如果教师只会讲教科书是不行的。”


张光教授分析说,“在高中教育阶段,几乎只有语文老师负有教学生写作的责任,而其他专业都没有老师会教学生如何写作。因此,到了大学,其实每一个老师身上都有教学生学会写作,尤其是学术写作的义务。否则从高中到大学之间的断层就无法被很好的衔接。”


“如果我们的老师基本不做科研,不写作,不做学术产出了,那又凭什么来教好学生呢? 学术产出是一个不能中断的过程,因为大学是要靠科研撑的。无论哪个年龄段、什么职称、什么职位的老师,都应该有这样一份自觉:做了高校教师这份工作,每年一定的学术产出就是自己的本分。


张光教授说:“虽然每个人能力有高低,但是要不断的去写。这是保持思维创新、做好教学的基础。对于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登录入口而言,这也应该是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登录入口的学术文化的一部分。要教好书,就要处于不断创作的过程。”


“三度”建设的精神内核

是符合国际上的优秀大学的模式的


张光教授到过国内外几十所大学,通过切身学习、工作的体会和比较研究,对学校的“三度”建设有自己的看法。他举例道:“美国大学就不会给学生面面俱到什么都讲。绝对不会是‘老师讲什么我学什么,老师不讲什么我不学什么’。老师上课就是蜻蜓点水,老师只讲自己最得意的东西,所以课堂非常精彩。但是‘老师不讲,不等于老师不布置作业’。学生有义务通过教科书和课外资料来完成这些作业获取分数、通过考试。所以美国学生即使一学期课很少,最多4~6门,他们读书也很辛苦。”


此外,张光教授还以美国为例,表示在这些大学课程模式中,每门课程都会要求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的方式完成完整的项目作品,这些项目的过程会整合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加上对成果的学术化表达,学生就会在作业过程中反复完成项目训练。因此,这些大学的学生毕业会达到一个社会工作的“及格线”,可以独立去完成项目,很少会存在因为缺少项目锻炼而表现出的能力不足。学校目前的“三度”建设逻辑,和国际好大学的通行做法是一致的。


带学生参与国家级课题

是为了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


微信图片_20190823142812.jpg

张光教授接受记者采访


据了解,张光教授除了日常上课,还会让学生参与到自己所主持的国家级课题中来,对于这个做法,张光教授表示,我们一贯坚持应该“学中做,做中学”。他说:“我从国外回来,在南开教书的时候,我就觉得学统计学这种东西,说一万遍不如做一遍更加有效。我第一年到南开的时候,让学生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后来发现效率不是最高的。后来就成为我给学生找研究课题,给学生数据源,然后指导学生一步步做出来。后来发现效果特别好。”


“例如,我曾经研究美国国会涉华行为,组织南开上我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专业课的国际关系专业本科生做这个课题。当时参与组织的南开的一个学比较政治的硕士生,后来跟我念了博士,如今已经是非常知名的美国问题学者。当时我们做的过程还是要费很多心思的,我们通过美国国会在线提案库里的公开数据去记录、检索和中国相关的内容,然后一层层分析和编码。为了这件事我们前后一共有3个年级参与,一年年更新和修正。最后利用分析结果和数据来写论文,在国内最好的国际关系、政治学杂志上发了8、9篇论文,出了两本书。它的研究方法和趋向,被国内多篇博士论文所参考使用。


“我现在在做的课题有两个,一个是关于国有艺术表演院团的财务预决算的,一个是有关公办大学的财务预决算的。我们也是采用一个学生搜集一个乐团或者大学的数据的方式来梳理数据。目前已经有一些同学的研究得出了一些成果,比如一位研究复旦大学的同学就已经发表了不错的论文。接下来我们还可以再进行分组分类的研究。例如分省研究、分类型研究等。这个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的同学得到的锻炼是非常真实的,成果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学生说:老师影响了我对人生道路的选择


王易,是跟着张光教授做课题的学生之一,这个暑假,她没有回家,而是选择留在了学校,大部分时间就泡在图书馆里复习,准备考研。在跟着张光教授做课题的时间里,她学会了怎么去查找数据,怎么判断、如何分析,如何写出论文。她说,由于缺乏学术训练,在进入课题组之前,每当遇到一个问题,不知道该往哪方面去思考,或者有了想法,也不知道这个想法对不对,有没有价值。但是跟着张光教授做课题的过程里,老师一步步的交流和指导让她慢慢心里有了底,想法也清晰了,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让她产生了对学术的兴趣和信心,她改变了自己原来一毕业就工作的想法,决定继续深造,并且将这个决定迅速的付诸了行动。王易说:“张光教授对我的影响,改变了我原来所计划的人生道路,让我想在学术这条路上走的更远。”


王易只是张光教授诸多学生中的一个,在采访中,张光教授还提到了许多老师和同学的名字,讲述了他们如何设计课程、如何做科研、如何努力营造学术文化氛围的故事。张光教授的学生,也告诉记者,为了提高同学们对英语的兴趣,张光教授还组建了“财经英语俱乐部”、“财经学院考研英语班”,每周让同学们做一套真题,甚至亲自讲解每个知识点,还利用统计学帮同学们分析自己当前的分数段需要怎样的复习方法,给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张光教授说,在他加盟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登录入口之后的这段时间里,看到了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登录入口在“办好大学上”这条路上如何努力,也看到了许多心存高远的年轻老师在如何响应这些要求。他表示,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登录入口目前的成绩值得肯定,学校也很有这方面的长远规划和眼光,并已经脚踏实地的一步步布局。在校院两级的不断努力下,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登录入口的老师们更将以学术为自豪,师生“在做学问、爱做学问”成为这所大学的朴素特质。



文 | 澄    秋

排版 | 汤    杰

 | 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推荐阅读